喜報!材料學院8項科技成果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發布人: 江琪然   發布時間: 2023-06-05    浏覽次數:

喜報!材料學院8項科技成果榮獲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日前召開,我院8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5


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

遊正偉:

遊正偉教授長期從事生物材料研究,面向心血管組織修複等重大醫學難題,聚焦生物醫用彈性體,從分子源頭創新到高端醫療器械研制,取得了系列國際領先成果,實現了我校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項零的突破。該獎項授予提名當年11日未滿45周歲,從事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與産業化、企業創新創業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10名。

一等獎獲獎項目


項目名稱

獎項類别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單位

對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規模化生産關鍵技術

技術發明獎

胡祖明,于俊榮,曹煜彤,王  彥,宋數賓,趙開榮,

張  浩,李  娜,祁宏祥,

陳義寶,宋健安,張立銘,

朱俊強,邵芝祥,叢國靖

bevictor伟德官网,中化高性能纖維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規模制造與應用關鍵技術

科技進步獎

餘木火,孫元榮,許文前,

孫澤玉,餘許多,孔海娟,

範志平,趙紹東,趙清新,

崔鋒鋒,黃  祥,呂立軍,

郎鳴華,朱  姝

bevictor伟德官网,艾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澳盛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正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芳特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艾港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賽弗道管道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芳磊複合材料有限公司



二等獎獲獎項目


項目名稱

獎項類别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單位

石墨烯衍生材料的傳導通道調控與環境響應機制研究

自然科學類

王宏志,侯成義,穆九柯,

邵元龍,李耀剛

bevictor伟德官网

高性能矽基負極材料的界面調控

自然科學類

楊建平,羅  維,江  莞,

朱冠家

bevictor伟德官网,上海大學

纖維用功能母粒設計與制備關鍵技術

技術發明獎

王華平,吉  鵬,江振林,

唐曉峰,徐毅明,謝  偉,

餘子涯,朱  敏,王朝生,

王金果

bevictor伟德官网,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蘇州寶麗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稀土發光材料的紅外光探測與生物診斷産品應用

技術發明獎

李耀剛,鄭  岩,郭素文,

陳  磊,林長青,王宏志,

李興華,方德甯,周金水,

張青紅

bevictor伟德官网,上海科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洞舟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

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的多級結構構築及其電化學儲能機理

自然科學獎

劉天西,缪月娥,賴飛立,

張龍生,黃雲鵬

複旦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



附:獲獎項目介紹

項目名稱:對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規模化生産關鍵技術

項目針對對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的穩定化、規模化和清潔化生産技術瓶頸,開發了基于釜式預聚的雙螺杆連續聚合和快速溶解、高壓脫泡、抑制聚合物降解的關鍵技術與裝備,實現了紡絲級PPTA聚合體的連續制備及其溶液的穩定紡絲;創立了紡絲氣隙穩定可控的液晶紡絲技術和基于未幹纖維的功能化改性技術體系,開發了高效溶劑回收與精制技術,制得了性能優異且穩定性良好的對位芳綸及改性纖維。項目建成了年産6000噸對位芳綸自主産業化生産體系,産品成功用于安全防護、光纖光纜、汽車船舶和複合材料等領域。


項目名稱: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規模制造與應用關鍵技術

輕質高強材料是材料領域的永恒追求,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輕質高強的典型代表,是國家安全、航空航天、深空深海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然而目前高成本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該項目針對複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新技術開展了系統研究,攻克了一系列複合材料規模制造與應用核心關鍵新技術,支撐合作單位建立了多條細分市場複合材料産品低成本規模化制造生産線,推動了我國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規模制造與應用。


項目名稱:石墨烯衍生材料的傳導通道調控與環境響應機制研究

項目提出基于石墨烯衍生材料的表/界面工程,發展石墨烯衍生材料的傳導通道調控策略,構築了可控分子傳導、電子傳導、以及聲子熱傳導通道,揭示了其多尺度、高柔性、多功能的高效環境響應機制,自下而上地成功構建了一系列環境敏感的石墨烯衍生材料,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


項目名稱:高性能矽基負極材料的界面調控

項目針對矽負極因具有最高理論容量成為锂離子電池傳統石墨負極的有力替代者,但矽基負極充放電過程大的體積膨脹導緻電極顆粒結構破壞、SEI膜不可控生長等一系列問題。項目基于界面調控技術,以分子工程學思想為指導,提出了界面限域定向層層生長包覆策略提高矽基負極材料的穩定性,建立了系列基于表界面結構選擇性調控穩定矽基負極材料的設計方法,發展了“軟性碳層界面”、“彈性氧化物層界面”、“軟硬雙層界面”和“原子尺度調控碳層界面”新概念。部分解決了矽基負極材料長循環穩定性這一關鍵問題,具有重要的基礎科學研究意義和重大的實用價值。


項目名稱:纖維用功能母粒設計與制備關鍵技術

項目提升了我國纖維用功能母粒設計、研發、制造及應用水平,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萬噸級纖維功能母粒制備基地,改變了我國功能纖維母粒依賴進口的局面,率先在國際上實現再生聚酯與聚乳酸纖維的多功能化。已授權發明專利12項,發表論文9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産權,經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産品在儀征化纖、盛虹集團、福建百宏等推廣和應用,2019-2021年新增銷售10.10億元,新增利潤1.38億元,新增稅收7195萬元,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名稱:基于稀土發光材料的紅外光探測與生物診斷産品應用

項目解決了針對近紅外光班快速檢測時光探測材料響應波段窄、靈敏度低的問題,實現了對多波段的高靈敏識别,以及光探測材料與快速檢測元件的研發、生産、應用;創新性地使用發光材料光譜變化解決了激光微小差異的檢測;率先将稀土發光材料應用于臨床現場快速檢測及生物安全領域。以稀土發光材料為載體的免疫層析檢測技術在醫療診斷領域的應用産值達到4.24億元人民币;形成一整套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體外檢測技術,建設了國産化的生物檢測平台。


項目名稱: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的多級結構構築及其電化學儲能機理

項目提出了納米纖維内/外有序孔道和高分子衍生強耦合界面的構建新思路,獲得了一系列具有多級結構的新型電活性高分子納米纖維及其衍生複合材料,揭示了一維限域效應和強耦合界面顯著提升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的電化學反應動力學和穩定性機制,為發展高性能納米纖維儲能材料及器件提供了重要理論和實驗支撐。項目5篇代表性論文總他引1033次,受邀出版《高分子納米纖維及其衍生物:制備、結構與新能源應用》專著,在納米纖維儲能複合材料領域産生了重要影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