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郁銘芳院士誕辰紀念活動暨首屆郁銘芳基金頒獎典禮在松江校區隆重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雲駿出席,郁銘芳院士家人代表、郁銘芳基金捐贈企業代表以及我校發展聯絡處負責同志、材料學院黨政班子和全體教職工等與會。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莎日娜主持紀念活動。
奮鬥的一生、輝煌的一生
紀念活動中,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戴蓉回顧了郁銘芳院士的“絲”路人生,從參與研制并紡出我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絲,到第一根國産軍用降落傘用錦綸長絲;從組織領導聚酰亞胺纖維、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研制,再到主持“丙綸噴色直接成布”項目;從古稀之年受聘擔任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到捐資錢寶鈞教育基金激勵後學,郁銘芳院士一生緻力于我國纖維事業發展,為推動我國從“化纖大國”到“化纖強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分享了與郁銘芳院士相處的難忘瞬間,緬懷他治學育人、為人處世的點點點滴,表達了深切的懷念之情。她感到,郁銘芳院士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永遠學習并不斷發揚光大。要學習郁銘芳院士求真務實的科學研究精神,學習他低調、樸實、平易近人的作風和良好的家風傳承,立足本職崗位為學院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郁雷代表郁銘芳院士家人發言,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學院和學科發展的美好祝願。戴蓉向郁銘芳院士家人贈送書籍《一絲一世界郁銘芳傳》,并向家人緻以誠摯的問候和感謝。

向郁銘芳院士家屬贈書
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傳承
王雲駿在講話中指出,開展郁銘芳院士誕辰紀念活動,既表達了廣大師生對郁院士的追思和緬懷,更生動傳遞了将院士精神發揚光大的堅定信念。結合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的回信精神,王雲駿寄語廣大教職工要深入學習郁銘芳院士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高尚品格,以自己的學識閱曆、模範品行影響和教育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學習郁銘芳院士崇尚科學、獻身教育的師者風範,主動接過時代的接力棒,主動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譜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篇章;要學習郁銘芳院士忠于國家、攻關克難的探索精神,充分認識到加快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建設科技強國的信心和力量,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奮進姿态,推動學校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紀念活動現場
為傳承發揚郁銘芳院士精神,在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材料學院于2020年4月設立郁銘芳基金,激勵材料和相關學科高層次人才,引領開展纖維材料的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為中國纖維和紡織行業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基金設立以來,得到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水星家用紡織品股份有限公司、太倉榮文合成纖維有限公司、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倍舒特婦幼用品有限公司、廣東蒙泰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廣大教職工、校友等的大力支持。紀念活動現場,發展聯絡處副處長吳保根為捐贈企業代表頒發證書。
2021年是我校建校70周年,材料學院組織開展首屆郁銘芳基金評選活動,以此作為一項重要的校慶活動,進一步凝聚發展力量。經由本人自薦和組織推薦,經郁銘芳基金執行委員會評審,評選出首屆“郁銘芳基金”獲獎者共計11名,包括講席教授1名、先進工作者(A類)3名、先進工作者(B類)3名、青年學者4名。紀念活動現場舉行了隆重熱烈的頒獎儀式,獲獎教師們手捧證書,更加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我有幸參與了bevictor伟德官网碳纖維從零起步、跨越重重難關、直到成功應用與發展的全過程;有幸目睹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在一路風雨中變成了可能;有幸親曆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在一路摸爬滾打中締造”,首屆郁銘芳基金講席教授獲得者、複合材料系陳惠芳研究員激動地表示,老一輩科學家的科研精神時刻激勵和鼓舞着我們,要紮紮實實地将碳纖維做好、做強,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首屆“郁銘芳基金”獲獎者頒獎
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高的緻敬是奮鬥。同日,郁銘芳院士紀念廳正式啟用,與會領導、嘉賓和郁銘芳院士家人一同為紀念廳揭幕。作為傳承大師精神的重要地标,紀念廳矗立着郁銘芳院士的雕像,展示了院士的生平和奮鬥足迹,激勵廣大教職工不斷奮進,以初心和使命書寫時代新篇章。
郁銘芳院士紀念廳正式啟用
撰稿:江琪然、莎日娜
攝影:材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