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要求 | 指标點 | 教學環節 |
|
|
1. 工程知識:能夠将數學、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 | 1-1能夠利用數學、自然科學與工程科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的語言工具,恰當表述無機非金屬材料複雜工程問題。 | 無機化學 |
|
分析化學 |
|
高等數學 |
|
工程制圖 |
|
材料學導論 |
|
1-2能夠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及工程應用中的具體對象和過程建立數學模型并求解。 | 高等數學 |
|
大學物理 |
|
電子電工技術C |
|
無機非金屬工藝學 |
|
1-3能夠将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和應用中的複雜工程問題。 | 高等數學 |
|
有機化學 |
|
工程力學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
|
1-4能夠運用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和應用中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比較和綜合。 | 高等數學 |
|
物理化學 |
|
無料材料熱工基礎 |
|
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産設備 |
|
2. 問題分析:能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 2-1能夠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以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識别判斷無機非金屬設計、制備及工程應用中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 線形代數 |
|
工程制圖課程設計 |
|
無機化學實驗 |
|
大學物理實驗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
|
2-2能夠基于自然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方法,正确表達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和性能、構效關系以及工程服役中的複雜工程問題。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 |
|
物理化學實驗 |
|
無機材料物理性能 |
|
無料材料熱工基礎 |
|
2-3能認識到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工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可供選擇,會通過文獻調研尋找可替代的解決方案。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
|
科技信息檢索與寫作 |
|
無機納米材料 |
|
畢業論文 |
|
2-4能運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獻調研,分析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獲得有效結論。 | 無機非金屬工藝學 |
|
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産設備 |
|
畢業論文 |
|
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 3-1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設計和産品開發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設計/開發方法和技術,了解影響産品設計目标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 無機材料熱工基礎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 |
|
生産實習 |
|
3-2能夠設計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開發滿足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和應用特定需求的單元(部件)。 | 微電子材料與器件 |
|
無機非金屬工藝學 |
|
工程制圖課程設計 |
|
工程設計 |
|
3-3能夠進行系統或工藝流程設計/開發,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中體現創新意識。 | 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産設備 |
|
畢業論文 |
|
工程設計 |
|
3-4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開發中能夠考慮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環境等制約因素。 | 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産設備 |
|
畢業實習 |
|
工程設計 |
|
4. 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 4-1能夠基于科學原理,通過文獻研究等相關方法,調研和分析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加工以及工程應用中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 無機非金屬工藝學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
|
無機材料熱工基礎 |
|
無機材料物理性能 |
|
4-2能夠根據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的研究對象特征,選擇研究路線,設計實驗方案。 | 分析化學實驗 |
|
有機化學實驗 |
|
畢業論文 |
|
4-3能夠根據實驗方案構建實驗系統,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确采集實驗數據。 | 電子電工技術實驗 |
|
材料科學實驗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實驗 |
|
畢業論文 |
|
4-4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 物理化學實驗 |
|
功能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實驗 |
|
畢業論文 |
|
5. 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 5-1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常用的現代儀器、信息工程技術、工程工具和模拟軟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
|
科技信息檢索與寫作 |
|
|
|
畢業論文 |
|
5-2能夠選擇與使用恰當的儀器、信息資源、工程工具和專業模拟軟件,對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備、加工與工程應用中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計算與設計。 | 材料科學實驗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實驗 |
|
功能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 |
|
畢業論文 |
|
5-3能夠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具體對象,開發或選用滿足特定需求的現代工具,模拟和預測專業問題,并能夠分析其局限性。 | 計算機類 |
|
功能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 |
|
材料模拟計算 |
|
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等問題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 6-1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技術标準體系、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工程活動的影響。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
形勢與政策 |
|
工程與社會 |
|
畢業實習 |
|
6-2能夠分析和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這些制約因素對項目實施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 材料學導論 |
|
功能材料研究方法和測試技術 |
|
工程與社會 |
|
無機材料綜合實驗 |
|
7.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 7-1知曉和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内涵。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
形勢與政策 |
|
工程與社會 |
|
材料學導論 |
|
7-2能夠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的可持續性,評價無機非金屬材料産品周期中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和隐患。 | 無機材料綜合實驗 |
|
微電子材料與器件 |
|
畢業實習 |
|
8. 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 8-1有正确價值觀,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了解中國國情。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
形勢與政策 |
|
軍事理論 |
|
8-2理解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并能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 |
|
工程與社會 |
|
8-3理解工程師對公衆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能夠在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責任。 | 生産實習 |
|
工程與社會 |
|
工程設計 |
|
9. 個人與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 9-1能與其他學科和其他專業的成員有效溝通,合作共事。 | 無機化學實驗 |
|
分析化學實驗 |
|
軍訓 |
|
體育 |
|
學科基礎選修課 |
|
9-2能夠在團隊中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 | 有機化學實驗 |
|
電子電工技術實驗 |
|
工程訓練 |
|
材料科學實驗 |
|
9-3能夠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 物理化學實驗 |
|
工程訓練 |
|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實驗 |
|
10. 溝通:能夠就無機非金屬材料複雜工程問題實踐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 10-1能就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問題,以口頭、文稿、圖表等方式,準确表達自己的觀點,回應質疑,理解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衆交流的差異性。 | 無機材料綜合實驗 |
|
工程設計 |
|
畢業論文 |
|
10-2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關注全球性問題,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 科技信息檢索與寫作 |
|
生産實習 |
|
畢業實習 |
|
微電子材料與器件 |
|
10-3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就專業問題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溝通和交流。 | 大學外語 |
|
文化素質類 |
|
學術講座 |
|
11. 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案,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 11-1掌握工程項目中涉及的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
形勢與政策 |
|
工程項目管理 |
|
11-2 了解工程及産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構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問題。 | 生産實習 |
|
工程項目管理 |
|
無機材料綜合實驗 |
|
11-3能在多學科環境下(包括模拟環境),在設計開發解決方案過程中,運用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 工程項目管理 |
|
畢業實習 |
|
工程設計 |
|
12.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 12-1能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認識到自主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 |
|
計算機類 |
|
大學外語 |
|
文化素質類 |
|
12-2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對技術問題的理解能力,歸納總 結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等。 | 科技信息檢索與寫作 |
|
無機納米材料 |
|
學術講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