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中國按下了近兩個月的暫停鍵,不過,面對創建一流學院、培養一流人才的共同目标,全體東華材料人在“防疫不松懈、停課不停學、科研不停頓、要求不降低”的要求下,積極響應學校黨委号召、落實學院黨委工作部署,以“早謀劃、早動員、早行動、早見效”為指導,在教職員工有序返校返崗兩周之際,學院黨政班子成員深入三系一所,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和國際交流等工作,與系所每一位老師傾心交流、深入分析、達成共識。
2019年,學院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獲教育部認定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如何穩步推進和落實?同時,複合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專業通過材料評審,有望在2020年進校開展專業認證工作,如此系統的工作進展又怎麼樣?學院現有院内研究生導師百餘名、院外導師四十餘名,一直以來都存在較為嚴重的研究生數量的緊張,又需要怎樣解決?面對抗疫背景下,科學研究評價指标體系的轉變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規則的改變,如何充分發揮系所的積極主動性?

(3月17日上午,化學纖維研究所會議現場,夏于旻拍攝)
會上,學院黨委書記戴蓉向各系所全體教師在寒假期間以及複工後的防疫抗疫工作表達了充分的肯定與衷心的感謝,并進一步明确下一階段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要求和具體防控措施。他強調,新冠肺炎是對學院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考驗,每一名教師都有責任投入到本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當中,要積極響應黨中央号召,堅持在學校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快速響應、主動作為、全力應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踐初心、擔使命,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3月17日下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會議現場,江曉澤拍攝)
學院院長朱美芳圍繞學院及系所現狀、着眼未來發展,從四個方面早抓落實的角度,詳盡論述了學院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對于人才培養,她指出,無論是專業認證,還是一流本科建設,都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教育為導向”等理念,都需要全體教師全身心地投入。當前,大家在線上授課過程中,有很多全新的體驗和經驗,這恰好彌補了學院之前存在的短闆。希望各系所全體教師能夠再接再厲,早做謀劃、早抓落實,紮實打造一批“金課”,更好地服務于培養一流人才的目标。對于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當前,評價體系“破五唯”向縱深發展,經此一“疫”,纖維材料學科的價值更加突顯,我們學院在基礎研究層面如何更加深厚、并在全國乃至全球能占有一席之地,在應用研究角度如何更加寬廣,更好地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産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持,這些都需要全體科研人員瞄準學科前沿和國家急需,沉下心來,早做布局和打算,紮實開展攻關工作。其中,尤其要注意科研團隊攻關,要學會合作、加強合作,通過團隊的力量更好地促進我們學科整體水平上台階。對于文化傳承和國際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也突顯了文化自信的可貴和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之所在。當前,我們要深入挖掘系所和學院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積澱和内涵,繼續做好大師劇《錢寶鈞》和“錢寶鈞纖維材料獎”的相關工作,同時,找準國内外對标院系,加強學習和交流,以促進纖維材料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為滿足整個人類和全世界的功能性、智能性等材料需要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3月19日下午,複合材料與工程系會議現場,陳惠芳拍攝)
系所大會上,學院副院長馬敬紅、張耀鵬、廖耀祖和學院黨委副書記丁明利圍繞分管工作和各系所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化纖所所長胡祖明、高材系系主任王燕萍、無機系系主任張青紅和複材系系主任遊正偉分别主持相應專場交流會,分别圍繞四項基本工作開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打算三個角度,交流了相關的思考和探索。

(3月18日下午,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系會議現場,鄒儒佳拍攝)
古人雲:一年之計在于春。雖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些,但全院教職員工依然保持昂揚的鬥志,積極按照學校黨委工作指示,全情投入到課程教學、論文指導、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等各個育人環節,并特别注重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之中。相信經過學院相關工作負責人現場交流對話、與教師們推心置腹,化解矛盾,研判形勢,全院教職員工将能夠更好地處理好系所發展和學院發展,個體定位和團隊發展,黨建引領和形勢認識,問題剖析和解決思路等關系,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