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胡國華,1964年生,法蘭西大學科學院院士、洛林大學國家級特級教授。1985年7月、1987年6月和1990年3月分别獲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學士、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yof Strasbourg)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1990至1992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從事博士後工作。1992年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副研究員。1998年被聘為法國洛林大學(University of Lorraine)教授、現為國家級特級教授;2004年當選為法蘭西大學科學院院士(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Universities of France)。現在反應與過程工程國家實驗室(Laboratory of Reactions and Process Engineering)從事科研工作、曾擔任其學術委員會主任。1996年獲法國科學研究中心銅質勳章(Bronze Medal),2001年獲國際高分子加工成型學會(Polymer Processing Society)Morand LAMBLA獎以表彰在高分子加工成型、尤其是高分子反應加工成型領域的重要貢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Piercy傑出訪問教授(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2005 年3月-9月) 。2007年獲海外傑出青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支助。
主要研究領域:高分子科學與化學工程交叉緊密的高分子及其複合材料制備與成型過程工程;包括反應擠出、高分子共混和合金、納米複合材料、生物質高分子材料、先進纖維材料、混合技術、3D打印耗材(高分子以及高分子/陶瓷複合材料)、碳材料、聚合反應工程以及超臨界下高分子制造與加工成型。發表SCI論文260多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30多篇,獲6項國際專利、6項西歐各國專利,合作出版1部專著、16篇專著章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了130多次報告,其中12次大會開題報告和85多次重要和特邀報告。在歐美及世界其它地區大學和企業科研機構作了100多次邀請報告。多次參與組織高分子成型加工國際學術會議。
報告摘要:
2019年12月01日,應我團隊邀請,法蘭西大學科學院院士、洛林大學國家級特級教授胡國華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題為“為什麼反應擠出被認為是可能改變我們未來世界的10大化學技術之一”的學術報告,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朱美芳教授主持,院内相關研究人員和學生聽取了本次報告。
胡國華教授介紹說反應型擠出是一種特殊的擠出加工技術,各種原料成分在擠出機内發生化學反應。随着流動化學的發展,反應性擠出成為一種允許化學反應完全無溶劑化的技術。然而,它産生了許多工程挑戰,因為它需要對現有的工業流程進行全面的重新設計。盡管擠出工藝已被聚合物和材料專家廣泛使用和研究,但現在有其他化學家開始研究它們在制備有機化合物方面的可能性。講座結束後,胡教授對與會人員的提問給予了詳細的解答。
本次報告中李巨教授主要講解了各個方向的主要實驗方案以及機理,為我院學生在熔融紡絲,纖維材料制備方面提夠了理論基礎,也為理論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全面的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