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潘雲翔: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國家優青,博士生導師;2010年于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回國工作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以第一/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CS Nano、J. Catal.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42篇,在Science、Nat. Commun.等重要學術期刊參與發表SCI英文論文32篇,論文被他引2500餘次;獲得天津市優博、全國百篇優博論文提名、天津市自然科學獎等獎勵或榮譽。
報告摘要:
非均相催化技術是能源、環境、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支柱技術。非均相催化反應中,反應物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深刻影響反應效率,而反應物吸附又與催化劑結構息息相關。因此,構築具有特定結構的催化劑,精準調控反應物吸附,對于提升非均相催化反應效率至關重要。我們遵循“認識吸附→調控吸附→利用吸附”的研究思路,以CO加氫、CH4重整和CO2加氫等典型非均相催化反應為模闆體系,采用實驗研究與理論模拟相結合的手段,通過認識、調控和利用吸附指導催化劑設計、制備和應用,揭示了催化劑與反應物之間的電子傳輸驅動反應物吸附的機制,闡明了催化劑結構限域電子傳輸進而強化反應物吸附的規律,建立起一套基于電子傳輸機制的精準調控反應物吸附的方法,構築出一系列高性能催化劑,實現了反應物高效吸附,顯著提升了CO加氫、CH4重整和CO2加氫等非均相催化反應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