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合物、石墨烯衍生物及石墨烯複合正極材料
發布人: 星禧   發布時間: 2019-11-07    浏覽次數:

主講人簡介:

李永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1年畢業于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2010年1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2月至今,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及有機電極材料。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1項。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作為科研骨幹參與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及上海市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獲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6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已在Carb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及Nanoscale等期刊發表40餘篇學術論文,擔任Chem. Common.、Carbon、Macromolecules及Polym. Chem.等期刊審稿人,并擔任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獎勵辦通訊評審人。


報告摘要:

全氟環丁基芳基醚結構可以顯著地降低材料的吸水率和介電常數,同時具有高的熱穩定性。我們将全氟環丁基芳基醚結構與聚酰亞胺相結合,獲得同時兼備高的熱穩定性、低的吸水率以及低的介電常數的聚酰亞胺材料,同時具有很好的機械性能和成膜性能。作為新型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以其優異的性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然而,想要擴大其應用範圍,發現新的性質和功能,就需要獲得高質量且穩定存在的單層或少層石墨烯,或者由石墨烯衍生出的二維結構。我們通過液相剝離策略,制備了具有較少缺陷的五氟苯基修飾的石墨烯,以及氟化石墨烯。利用鈉鉀合金/乙二胺體系對氟化石墨進行還原,獲得了化學組成為(C1.04H)n的石墨烷産物。
利用石墨烯的高導電性和高比表面積的特性,我們通過表面引發ATRP或原位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将自由基聚合物PTMA接枝在石墨烯的表面,制備了石墨烯表面共價接枝自由基聚合物的複合材料RGO-g-PTMA,其放電容量高達500 mAh/g左右。通過機械剝離的方法,将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PI-COFs剝離,并與石墨烯形成複合材料PI-ECOFs/rGO,其電化學性能相比初始的PI-COFs有很大提升。因此,将有機電極材料與石墨烯複合,能夠獲得性能優異的有機電極材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