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米功能材料合成及其锂電和光電應用研究
發布人: 星禧   發布時間: 2018-12-18    浏覽次數:

1.報告題目:微納米功能材料合成及其锂電和光電應用研究

2.主講人楊尊先

3.單位:福州大學

4.講座時間:2018.12.25

5.地點:C315

6.組織單位:材料學院

7.主講人簡曆:

楊尊先教授,美國化學學會會員、國際信息顯示學會會員、中國真空學會高級會員、福建省物理學會會員。2004年作為人才引進至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州大學平闆顯示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從事有關功能納米材料制備及其光電器件方面教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和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科技部863課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重要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在J. Mater. Chem., J. Mater. Chem. A, Nanoscale, J. Mater. Chem. C,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 Sci. Rep., Energy, Sensor Actuat. B-chem等國際著名雜志上已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80餘篇SCI 40餘篇SCI一區13EI 5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Sensor Actuat. B-chem, 2009, 140(2): 549-556J. Mater. Chem., 2011, 21(24): 8591-8596J. Mater. Chem. A, 2013, 1, 1039510402.)分别獲第十屆、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福建省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第一作者發表論文J. Mater. Chem., 2012, 22(12): 5848-5854成為ESI高被引論文;以第一申請人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餘件現已授權26件。于20169月和20189月被授予福州大學第一屆“陽光獎教金”和第一屆“福能獎教金”獎勵。

8.講座介紹:

随着信息社會到來和便攜式電子器件日益發展,對于儲能器件及信息光電器件的要求日趨高漲,傳統儲能器件由于能量存儲密度低、充放電速率慢而進一步制約了便攜式電子器件小型化和實用化發展,迫切要求存儲能量密度高、可實現快速充放電的高性能能量存儲器件及能耗低、利用率高、色純度高、圖像清晰度高的新型光電器件的開發。現有能量存儲器件的能量存儲密度低、充放電速率不夠快與人們對信息光電器件的圖像高清晰度及便攜小型化要求之間的矛盾日益迫切。基于以上問題和矛盾,楊尊先教授一直緻力于代表儲能器件前沿的锂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及新型信息顯示光電器件的開發與研究,這次報告在簡要介紹實驗室及其研究背景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其實驗室多年從事納米材料制備、合成及其锂電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再進一步介紹了包括多種量子點在内的熒光發光材料的開發及其光電顯示方面應用研究,最後對作為電子器件前沿的電子皮膚材料、器件與系統方面進行介紹。


 
 
Baidu
sogou